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

您的位置:首页 > 国内 >

未来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吗?中央气象台专家回应

来源:央视新闻    编审:    发布时间:2023-08-04 12:39:00

目前,京津冀本轮极端降雨已经基本结束,但后续的救灾、洪水的风险、地质灾害风险还在持续。除了极端强降雨,刚刚过去的这个 7 月,极端高温、超强台风也在不断影响着我国。如何看待 7 月极端高温和降水的交替出现?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提醒?未来极端天气,真的正在越来越常态化吗?共同关注:面对极端天气,我们如何应对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强降雨转战东北,对流性更显著
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马学款:从 8 月 2 日到 4 日前后,包括内蒙古东部、东北三省在内,也会出现一次比较强的降水过程,这次强降水过程是在华北前几天的极端降水过程之后。东北地区这次强降雨过程里,有冷空气的直接参与,所以相对前几天华北的暴雨过程,它的对流性要更显著。也就是说,除了比较强的短时强降水之外,还伴有比较明显的雷暴大风和冰雹。由于小时降水比较强,所以也容易出现内涝、山洪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。另外也要特别关注局地的雷暴大风,特别是 10 级、11 级以上的强风,有可能造成风灾。

7 月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雨交替出现

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马学款:从常年同期来看,6 月到 7 月中上旬,是华北地区容易出现高温的季节。另外传统的 " 七下八上 " 也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雨季。也就是说,在 7 月中上旬的高温和 7 月下旬到 8 月初的强降水过程,在季节上是正常的。同时也有反常的地方,就是不管是高温,还是降水都比较极端。高温的极端与大陆高压的持续发展和维持以及冷空气活动偏弱有关。华北地区的强降水,是在副高 " 北跳 ",进入华北东北雨季之后,恰逢台风活动,而且这个台风携带大量水汽北上,出现的时间和路径,恰恰对华北降水非常有利。北侧的偏东风急流和太行山持续交互影响,太行山的地形强迫抬升会导致强降水的集中和增强。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,它只是在特殊的天气形势下形成了这两种极端天气。从季节上它是正常的,但是从强度上它是比较少见的。

8 月我国气候形势如何?

刚刚过去的 7 月,我国区域性极端高温和区域性极端强降雨交替出现。那么,8 月的情况又会怎样?8 月 3 日,中国气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了最新判断:8 月仍是暴雨和雷暴、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期。除了强降水,8 月,华北、华东等地还要面临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风险。

如何看待今夏我国极端气候变化的复杂性?

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 许小峰:首先是高温,实际上从 6 月份开始,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多次区域性高温,而且 6 月份的区域性高温情况已经超过了历史极值,所以今年的高温是从 6 月开始的。其次,今年 7 月,高温、暴雨、强台风等多种极端天气事件结合在一起,让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。7 月我国还出现了旱涝急转,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在内,前期还是高温少雨,突然就转为了暴雨,引发了严重的灾害。从预报预警应急防范的角度都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,包括原有的防范设施都不足以应对新的情况发生。这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,要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,要保持更高的警惕,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。

未来,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会有多频繁?

极端天气不只是今年我们刚遇到,其实在去年就已经经历了全球性大范围持续高温。实际上从 21 世纪前 20 多年,跟再往前的 20 多年比,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都有了显著增加,这也是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信息,中国也是增加比较多的国家之一。另外从气候变化角度来说,科学家们已经给出了肯定的回答。在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(IPCC)发布的评估报告中,以更高的可信度和更多证据,阐述了气候变暖与全球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性的因果关系,认为这一个对地球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问题源自人类本身。我们面临的问题包括高温、暴雨,还有冰冻圈的融化,生物圈退化,都是我们面临的灾害,只不过我们可能平时还不够注意。所以在这个背景下,我们未来的这种极端事件的持续和发生,都是大概率事件,要引起我们更高警惕。

来源:央视新闻

标签:

精彩推送

最火资讯

Copyright @2008-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
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:9 9 2 5 8 3 5@qq.com
豫ICP备2020035338号-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